阿里云服务器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教育 重庆都市网 2024-10-29 501浏览

班主任如何处理心理异常学生突发安全事件?


一道防线,两手准备,三方合力,四阶模型,五重身份。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作者 | 陈颖 重庆市南开两江中学校

今年下半年,据“中国网心理中国”综合报道,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地图》,此项调研分析了全国30余省市近10万13—18岁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卷,结果显示约64.6%的青少年认为自己幸福感一般,约25%青少年表现出明显心理健康问题。2023年,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2024年,教育部决定将每年5月确定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

加强对青少年群体心理健康的科学预防和精准干预已成为现代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板块,班主任在面对心理异常学生突发安全事件时,该如何开展工作帮助学生呢?

一道防线

防治“未”病,降低风险

应对心理异常学生突发事件的第一道防线是平时的细致观察、暖心关怀和科学预防。

班主任在发现学生心理异常后应首先上报学校,同时与家长取得联系。

学校应建立学生安全应急预案,若情况严重应联系医院或其他社会力量支援。

家长应降低对孩子学习生活的过高要求,支持孩子合理诉求,了解心理状态,增加亲子陪伴,关注生活细节,给予关心鼓励。

两手准备

资料收集,应急预案

班主任在建班之初需要对学生的家庭状况和个人情况进行调查,可采用问卷调查、个人档案、交流座谈等综合方式多维度了解学生情况。

对于高危情况,如心理普测结果“高危”学生,平时观察发现出现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的“三低”状态学生,有自残倾向的学生,有自我伤害经历的学生,有家庭精神遗传病史的学生等群体,需要特别关注,时刻观察,做好预案,降低突发安全事件的概率。

同时,针对高危学生群体,要在学校安全应急预案的基础上拟定班级二级应急预案,应急预案需包含突发事件发生时的第一联系人和第二联系人、具体处理流程、需要联合协作的部门及人员、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内容,做到若有事发生就有“案”可依,以此来降低突发事件的危险性,减少不良影响。

三方合力

家社会,协同育“心”

心理异常学生突发事件发生后,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协作,以学生为圆心,形成保护支持的三重同心圆。

学校角度,提供制度保障推进实施落实,成立专门的应急处理工作小组,由校领导、年级主任、班主任、心理教师、科任老师共同推动工作。班级落实支持细节,营造宽容平和的班级氛围,提供温暖有力的切实支持;

家庭角度,重在梳理亲子问题,输出亲情力量,大量案例表明,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或多或少与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有关,班主任要尽量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社会角度,提供更便利的学生心理问题咨询及医疗资源,普及基础心理知识,提升公众认知和关注度。

四阶模型

科学处理,有序推进

1. 救

一旦发现心理异常学生出现身体不适或危机情况,应立即启动班级应急联动方案,将学生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2. 联

联系学生家长告知学生突发情况,注意用词尽量客观,不采用猜测、预估、主观感受等词语进行沟通,注意安抚家长情绪;情况严重时,应联系校外专业辅助机构,如医院、辖区心理帮助点、派出所等,争取更专业的多方支持;联系副班主任或班级科任老师留在事发现场继续了解情况,收集信息。

3. 助

专业机构提供治疗帮助,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体现在“强心”,可通过家访和组织学生录制关心视频等方式鼓励学生重树信心,传递关心和希望,强化学生的正向信念。

4. 稳

心理异常学生安全事件发生后,最忌再起波澜,造成二次伤害。班主任在事态可控的前提下,需尽量稳定当事学生情绪,稳控现场事态和舆论。

学生返校时,需协同家长、科任老师共同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生活过渡计划,进而稳固前期的治疗帮助效果。


“四阶模型”处理突发安全事件案例

五重身份

多元关注,全力支持

1. 观察记录者

一旦确认学生心理异常,应立即建立学生个人档案。

学生个人档案里应包含学生基本情况,监护人联系方式,心理诊断结果,用药情况等基本信息,同时,还要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加强对学生的观察,发现异常信号应做好详细记录和科学干预。

突发事件发生时,全面记录事情细节,如现场图片、目击学生情况说明等,为后续寻求外界帮助和科学处理提供最真实有效的凭证。

2. 沟通协调者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班主任是家校、医校沟通的桥梁,及时向家长通报情况,按就医要求提供学生在校相关佐证。

若学生需在家或医院休养治疗,还需要做好后续的沟通工作,保持联系和关心。

3. 引导支持者

对于受突发事件影响的当事学生和在场学生,班主任可根据专业建议,通过倾听、聊天、书信等多种方式与学生共情,提供正面情绪价值,引导学生积极勇敢面对问题,为学生重拾信心提供切实有力的支持。

4. 教育引领者

在班级日常管理中,班主任可利用班会课或心理团辅课程有意识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

可开通班级“树洞”信箱、解忧杂货铺等倾诉渠道,助力班主任及时发现问题;

可通过开展班级心理健康周活动,推选班级“阳光心理”宣讲员等多种活动营造积极阳光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对心理异常现象“脱敏”,首先做到不排斥、不歧视,进而互相包容理解支持。

5. 研究改进者

班级管理工作需要班主任不断学习心理专业知识,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断积累经验。

每一次危机事件也是学习改进的机会,班主任应对每一次突发事件进行及时复盘,分析处理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优化处理流程及方法策略。

在面对心理异常学生安全事件时,从以上5个角度出发有助于班主任科学有序推进工作,引导学生穿越迷雾,为心护航。

大量真实案例表明,身心发展期心理异常的学生,受家庭关系、环境影响、模仿效应等综合因素影响较多,呈现出暂时性和突发性两大特征,且大多数情况是可以自愈或者经治疗改善的。因此,班主任不妨把学生心理异常看作是“情绪感冒”,相信通过科学的治疗帮助,孩子一定能恢复健康,迈向光明的成长之路。

你认为呢?

欢迎订阅《中国教师报》,携手成长!

感谢阅读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

欢迎【关注】&星标&【转发朋友圈】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编辑 | 皮皮兵不皮


重庆都市网

重庆都市网10000+篇文章

站点 微博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重庆都市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返回列表

拓展阅读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4 by 重庆都市网 chq.shxwr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