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服务器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教育 重庆都市网 2025-03-20 504浏览

刷新历史!这所黑马校“破圈”!海淀教改大动作!


海淀教育圈向来不缺少猛料。

昨夜,海淀教育官宣了一条消息,让无数家长直呼“太猛了”!


锦秋虽新,却称得上是海淀教育的一匹黑马校。2021年才成立的一所学校,凭什么引爆家长圈?

答案就藏在它的人大附中“基因”里。

据学校官网显示,锦秋学校王海玲总校长来自人大附中,曾多年担任人大附中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工作。锦秋学校主管初中部的刘顺舟副校长和主管小学部的邵贤荣副校长均来自人大附中分校。


刘彭芝校长亲自坐镇锦秋开学典礼

锦秋的崛起,不仅源于办学起点的“高位”和“高配”,还因为该校小学阶段接受转学生,学生小升初可直升本校初中部。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的几所新办校基本上办得都不错,比如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十一龙樾、十一晋元、京华实验学校,德胜中学等,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是办学背景强大,还有名校长做主心骨,办学经验和教育资源都比较丰富。

昨天,锦秋正式加盟人大附中分校教育集团!

这场公办与民办的“联姻”,正式打响了民办校进入公办名校教育集团的第一枪。

这不仅是海淀集团化办学首次打破体制壁垒,也被看作是民办校办学突破的新动作。枪声已响,之后还可能有哪些连锁反应?民办校如何在名校林立的海淀站稳脚跟?具体内容一起来看——



锦秋+人分,一场“三赢”

3月18日,北京市海淀区锦秋学校加盟人大附中分校教育集团宣布仪式在锦秋学校举行。


区委教工委副书记史怀远肯定了两所学校在管理模式、教学成效等方面的优势,强调本次联盟的重大意义。他表示,本次联盟也将为学校人才贯通培养拓宽新的渠道,为集团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优质教育资源。

毫无疑问,这一动作不仅是“双赢”,更是“三赢”。

对于锦秋来说,加盟人分集团为学校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锦秋将共享人分的课程体系、管理模式、教育资源等。

对于人分来说,学校既可以扩大公办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范围,也可以借助锦秋民办校的灵活机制探索创新。

而且,让公办与民办的资源流动起来,有助于催生出更高效的办学模式。

正如人分校长徐利所言,集团将重点开展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探索研究贯通机制和衔接课程”,而锦秋正是这场教育实验的“急先锋”。

对于家长来说,更关心的可能是出口的问题。


毕竟,民办校的生存法则,基本上是“结果导向”。先来看看锦秋过去有哪些高招儿。

据了解,锦秋实行小班制教学,每班不超过35人。小升初学生可以自愿选择直升。小学和初中都有外教课。初中毕业后既可以报考普通高中,也可以选择国际高中。


可以预见,随着海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锦秋学生得到的机会也越来越多:1+3项目、校额到校覆盖公办校和民办校,计划数也可能会增多,集团直升的范围和力度也将会进一步加大。


圈内人士透露,根据最新分配方案,人分高中部的直升名额将向锦秋、首师大玉泉等集团成员校倾斜。在2025届直升计划中,人分高中部向锦秋和首师大玉泉分配了14+2个名额,占总名额的近三分之一。

这意味着,锦秋的优秀学生有机会直升人分高中,甚至可能获得人本的青睐。这种 “直升通道” 的打通,也让民办校学生享受到了名校教育集团的集团红利。



“东西两翼齐飞”

海淀西部教育迎来超级利好

不得不说,锦秋加盟人分集团,直接为海淀西部,尤其是四季青学区按下了优质发展的“快进键”。

和此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此前首师附玉泉加入人分集团,人分校长徐利兼任首师附玉泉校长。

据了解,首师附玉泉加入人分后,也被称作人分玉泉。该校初中开设了人分班,高中在人分本部上课。所以,锦秋加入人分,也给家长带来了不少的想象和期待空间。

可以预见,未来人分集团的两员“猛将”锦秋和首师附玉泉,将成为启动海淀西部教育腾飞的“双引擎”,既有效缓解区域四的学位压力,也重塑海淀西部教育生态。

值得关注的是,海淀将着眼于未来10年学龄人口变化的趋势,加强区级统筹,进一步发挥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优势,在集团内部调配、共享办学资源,化解高峰学段、热点区域学位供需矛盾。

可以说,此次合作是海淀区教育布局“东西两翼齐飞”的重大举措,将更好地推动四季青学区及西部地区基础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未来,海淀东部有清华附中集团、一零一中集团坐镇,西部有首师附中集团、人分集团镇守,“东西两翼齐飞”将会让更多的海淀家长和学生在家门口有学上、上好学。


打响海淀民办进入公办集团化第一枪

大胆猜测,海淀教育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海淀教育表示,这是民办学校加入公办教育集团的首次尝试,是海淀集团化办学的又一次创新举措,既是对集团化办学外延的扩展,也是对集团化办学内涵的持续深化。

值得一提的是,人大附中分校之前也是一所民办学校,民转公后以公办校身份加入人大附中教育集团。

随着这两年民办教育多项新政出炉,民办中小学格局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和调整。伴随着更名、民转公、以及公民同招政策带来的变化等,民办学校正在进入新轮洗牌的阶段。

自2022年9月起,海淀7所民办校转为公办校——

人大附中分校、北外附校、建华实验学校、理工附中分校等4校转为区属公办学校,校名不变。清华附属实验学校转为大学举办的公办学校。民大附中实验学校、北大附中实验学校分别转入由大学举办的民大附中和北大附中2所公办校。

不得不说,大多数学校民转公后先后加入了名校教育集团,且表现抢眼。

比如,人分转公后中高考表现位于海淀前列,建华实验加入十一集团,连续两年上岸清北,且入围高考700+行列,北外附校加入一零一中集团,持续在复语领域一枝独秀等。

还有清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加入清华附中集团,理工附中分校加入理工附中集团等,都通过名校集团内资源共享,促进了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需要关注的是,在公民同招及民转公后,民办校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民办校的生存空间被挤压,但锦秋的动作或许为海淀民办校支了一招儿——加入公办教育集团,或许是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据了解,除了锦秋学校,海淀民办校还有海外(含京北)、师达、稻香湖、21世纪、青苗、中关村外国语、尚丽外国语等。

可以预见,未来民办校可能结束单打独斗的时代,部分民办校或效仿锦秋加入名校集团。

业内专家表示,民办学校拥有一定的招生自主权,加上有了名校集团的加持,海淀民办校或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正如锦秋校长王海玲所说,此举将探索“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育人模式,共同推动海淀教育高质量发展。

文|京教君

素材来源|海淀教育、北京市海淀区锦秋学校、京城教育圈等,由京城教育圈进行整理及补充





微信又改版啦

为了让「京城教育圈」出现在您的时间线

星标一下为了更好的我

欢迎 | 扫码加入

京教圈学习交流群

走之前记得点个“心心”哟

重庆都市网

重庆都市网10000+篇文章

站点 微博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重庆都市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返回列表

拓展阅读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重庆都市网 chq.shxwr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